- 介绍 -

扪心自问:你愿意喝中药汤剂吗?
人们习惯性地将中医用中药治病等同于口服中药汤剂, 吃中药丸剂, 或冲服免煎中药颗粒。然而这三种口服中药似乎存在以下问题:
1.口感不好,费时费力
由于多数中药汤剂又苦又涩,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接受中药汤剂,即使勉强尝试,也难持久;况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熬煮中药。
2. 剂量不足
在《伤寒论》中,一剂桂枝汤的总重量,按汉代剂量折算成现代重量约为235克,且需要在12小时内分三次服用完,但明代某医家的臆断:“古之一两, 约今之一钱” 的说法将桂枝汤的总重量减少到45克,是原方重量的1/5,这个剂量很难达到 “一剂知,二剂已” 的疗效,
危害更大的是,此错误沿袭至今,当代中国药典规定口服桂枝汤也不得超过这个剂量。大部分中医迫于法律约束,固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中成药的剂量更低,所以中医被认为不能治大病,重病,急病,只能治慢性病,必然与剂量小有关。
3. 药性挥发
免煎中药颗粒,或科学中药,是经过煎煮、萃取、浓缩、干燥等一系列过程,提炼制备而成,而在这些制备过程中,大部分药性被挥发,损失掉,治疗效果当然有限。
鉴于上述原因,口服中药,尤其是中药汤剂已成为现代华人及世界其他族裔接受中医的最大障碍,中药的施用方法必须另辟蹊径。
穴位敷药优点如下
1. 只需外敷,不用口服
彻底避免了口服中药的诸多局限和弊端。
2. 安全方便
使用者可以随时拿下,生活和工作,均不受影响。
3. 不粘皮肤
不是膏药,完全没有膏药带来的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4. 灵活机动
可根据病情选择敷药时间和敷药数量,例如,病情轻微,可以只是晚上使用,若病情严重,或多种证状,可以同时使用2-4种相同或不同的穴位敷药,以便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穴位敷药适用人群和治病范围:
1.老少咸宜
穴位敷药曾治愈过:
1) 11个月大的婴儿,因感冒发烧到医院打点滴而导致一上午水样腹泻6次;
2) 一岁小儿的口腔溃疡和不思饮水,嘴唇干燥拖皮不断;
3)。82岁老人的夜尿频和坐骨神经痛,
4). 94岁老人中风后遗症,25天肢体活动能力增强。
5)产后保健:26岁女士产后排除恶露,多产乳汁,预防产后抑郁和大便干燥。
2.急性病
一个小时内解除急性阑尾炎的腹痛,9天痊愈;
半个小时内解除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15天消除胆结石。
3.慢性病
25天治愈新糖尿病患者,即消除口渴,频繁饥饿,下体瘙痒难忍,皮肤奇痒,血糖从原来的9.8降低到5.6毫摩尔/升。
治疗颈椎痛,肩周痛和膝关节骨刺,多数患者只需1-2个疗程(25-50天)。
4.妇科杂症
解除痛经一个疗程有奇效,1-3个疗程治愈;治疗月经不调,停经和崩漏也只需1-3个疗程。
5.普通感冒和流感
伤寒为万病之源。治疗普通感冒或流感,只需一袋穴位敷药《感冒清》,大多数人都会在24小时内解除症状。
6. 老年痴呆
85岁患者敷药60天,记忆力从治疗前的不到3秒,增加到十多秒,再增加到能下一局象棋,夜尿次数显著减少,能做好家务。停药后8个月,开始能重新拉小提琴。
7. 延年益寿
肾气足者千金寿!
有腰膝酸软和夜尿频证状的人,使用穴位敷药《肾气盛》,能快速减少夜尿次数,消除腰酸膝软。还可克服耳鸣,健忘,预防老年痴呆。

